一个与真实卫星进行互动的软件是怎么开发出来的?

“要是科技馆能建个能和真实卫星进行互动的体验设备该多好啊!”

 

其实灵感么,说来也就这么来了,毫无征兆。

QQ截图20191223175755

作为科技馆,其主要功能就是科普科学知识,不过,目前能与真实卫星互动的科技馆展品则是史无前例、闻所未闻的。

 

既能增加体验感,又能更好的达到科普的作用,Why don't we do it?

 

——于是,就这么一拍即合。

 

这个软件足足花了我们团队半年时间。可一个基于B/S架构的软件怎么花了那么长时间?

 

其实是因为中间有一个小插曲,团队一开始把软件做的比较复杂,一位天文馆的设计师说,不要太复杂,孩子们看不了那么复杂的设计。

 

于是就有了今天的《沉浸式卫星测控站》和《小小卫星遥测站》。

 

其中的三个模块(过顶预报、过顶倒计时、过顶)刚好演示了卫星从预备过顶到过顶的完整过程,配上全息屏幕,沉浸式效果明显。

 

而科普知识模块的内容就简单粗暴多了,无非就两个概念,一是什么是遥控,二是什么是遥测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进行了多次简化的软件,已经改造的非常简单。

除了遥测遥控,还可以控制卫星进行拍照并下传照片。

 

你们这么玩儿,国家批准吗?

 

相信不少朋友会这么问吧。

 

这么说吧,这个软件可以互动的卫星都是开源*卫星,是“爱好者卫星”,国家是放开限制允许这么干的。

(*开源卫星会把编码方法公开,解码方法公开,部分的指令集公开。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开源卫星进行测控。)

 

另一方面,我们所开放的互动方式是功能性的,属于载荷(比如相机、转发器、传感器等),是不会对卫星造成影响的。

 

说起来,还有个好玩的互动方式——莫尔斯电码,许多谍战剧中都有的通讯方式,我们的某姐上大学时还背过。

 

互动的方式还有很多,比如实时通信、语音、气象云图等。

 

就是这样的一个软件,一个我们团体都在兴奋的idea,《沉浸式卫星测控站》和《小小卫星遥测站》落地科技馆后,稳稳一波热搜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 

如所有的故事一样,这里有了狗血的转折。

 

想的容易,真的准备落地的时候却发生了困难,本来已经给某处科技馆说定的项目,却因为预算不足发生了搁置。

 

于是《沉浸式卫星测控站》和《小小卫星遥测站》的出道首秀,也就不了了之了。

 

我们当时没想到会遇到这样的问题,点子都是一起想的,方案也是一起讨论的,怎么说推动不了就推动不了?

 

博士也犯了愁,但是软件还是要不断运营和维护的。

 

好在大家齐心协力,仍然不断坚持。

 

现在的我也是在维护软件的过程中抽空给你们分享故事ING.....

 

也许在这个故事里我们都是幸运的、幸福的,不仅有了这个与众不同的点子,而且我们的团队也很给力的实现出来。难题与挫折是每位研究人员都会遇到的,我们不畏惧,也不会放弃,

 

现在是如此,未来也会是如此。

创建时间:2019-12-23 18:0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