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斯克狂抢太空资源,新基建岂能落下商业航天?

2020年3月,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提出,加快5G网络、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进度(简称:新基建)。新基建指以5G、人工智能、工业互联网、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,本质上是信息数字化的基础设施。与传统基建相比,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内涵更加丰富,涵盖范围更广,更能体现数字经济特征,能够更好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。与传统基础设施建设相比,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更加侧重于突出产业转型升级的新方向,无论是人工智能还是物联网,都体现出加快推进产业高端化发展的大趋势。然而,在中国如火如荼的推动新基建发展的时刻,美国、加拿大等国家却正在大力部署近地卫星互联网战略,抢占空间轨道资源。

 

近年来,以SpaceX、OneWeb为代表的新兴卫星企业纷纷发布低轨卫星发射计划,积极获取近地轨道、频谱资源,加速推进全球布局。随着多国政策的驱动和相关技术的进步,近地卫星互联网发展已进入重大战略机遇期。但我国相关产业发展面临关键技术落后、统筹规划不完善、监管措施滞后等问题,如不能及时解决,将对我通信产业发展、国家安全等领域带来严峻威胁。

 

抢占轨道资源,布局超大低轨宽带星座

国际协调时间2020年3月21日17时06分,英国通信公司OneWeb(一网公司)34颗卫星搭载联盟号火箭从哈萨克斯坦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升空,OneWeb公司星座卫星数达74颗。OneWeb成立于2012年,是一家全球性的通信公司,计划通过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构建高速低延时的网络连接,最终实现4620多颗卫星的全球覆盖。美国东部时间3月18日早8点16分,在发射第五批Starlink(星链)卫星一个月后,Space X再次通过猎鹰9号火箭以一箭60星的方式,将第六批Starlink卫星打入太空。由埃隆·马斯克创立的公司SpaceX已经为其“星链”星座发射了362颗卫星,它的目标是实现由12000颗卫星构的宽带互联网星座。此外,亚马逊也计划建立自己的网络,名为“Project Kuiper”,但尚未开始启动。

 

商业力量主导,轨道频谱资源争夺激烈

面对有限的轨道、频谱资源,Oneweb、SpaceX等行业巨头以及谷歌、Facebook等互联网企业纷纷加强卫星互联网布局,争夺近地轨道、频谱资源,抢占未来发展先机。截至2018年初,向美国FCC提出许可申请的低轨卫星互联网企业就有波音、OneWeb、SpaceX、ViaSat、Telesat、Audacy、KarouselLLC、SpaceNorway、TheiaHoldings和LeoSat,其中Oneweb、SpaceX等先后拿到许可。

 

军事价值巨大,或将颠覆军事作战形式

近地卫星星座具有通量高、覆盖范围广、数据传输速率高和延迟短等诸多优势,在军事领域应用价值巨大:一是可支持远程无人机高效工作,近地卫星星座可为高空无人机提供全球数据链支持,使“全球鹰”等远程无人机的应用数量和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;二是可提供全球实时监控服务,近地卫星星座可实现对同一地点的长时间跟踪拍摄,大幅消除“战争迷雾”,弹道导弹基地、航母舰队的行踪将无处遁形。

 

通信监管困难,给信息安全带来极大挑战

“星链”、OneWeb等近地卫星星座一旦部署完成,将可在全球范围内提供高速网络服务。届时,中国境内所有区域均可接入SpaceX、OneWeb等公司的网络。但SpaceX、OneWeb等公司不受中国法律约束,其提供的通信服务将难以得到有效监管,或成为犯罪分子与外界通信的“乐土”。随着信号接收端设备进一步小型化、低成本化,上述公司的卫星网络服务将快速在国内渗透,非法通信将难以有效遏制。

 

资源逐渐稀缺,给产业发展带来障碍

在卫星通信领域,由于相近频率上的信号干扰,原则上不同卫星不允许共用频谱。频谱资源和轨道资源的重要性、稀缺性正日益凸显。根据联合国《外层空间条约》规定,哪个国家优先向国际电信联盟申报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,就可以获得优先使用权。在经历过军事备战后,美国和俄罗斯几乎占据了全世界80%的优质频段。SpaceX、OneWeb等公司通过发射海量通信卫星,可抢占大量近地、极低轨道资源和优质的Ku/Ka/V频谱资源,进而形成资源优势并建立行业壁垒,对近地通信卫星星座形成制约。

 

启示

全球展开近地卫星互联网竞赛时,中国的近地卫星领域也迎来了快速发展期,但与发达国家相比,我国近地卫星互联网发展还存在一定差距:一是轨道、频率资源申请落后,亟待统筹规划;二是卫星互联网发展基础薄弱,关键核心技术亟需突破;三是产业生态不成熟,融合发展机制有待完善。面对这些差距,我国应积极布局、加紧追赶,并将商业航天列入新基建,加大对于商业航天领域公司的资金投入及订单支持,有效利用民间力量参与竞争,在大航天时代抢占先机。

摘录自天地一体化信息网络

创建时间:2020-03-24 16:34